4 月模擬組合為:五糧液(25%)、伊力特(25%)、燕京啤酒(25%)、養元飲品(25%)。上周我們組合收益率為-0.23%,跑贏滬深 300 指數的-2.85%和中 信食 品飲 料指 數的-1.01% 。本 月以 來我 們組 合收 益率為+3.60%,跑贏滬深 300 指數的-3.53%和中信食品飲料指數的+0.61%。
本周(4.16-4.20)中信白酒指數下跌 0.62%,表現顯著好于大市。進入二季度以來我們對白酒板塊態度轉為樂觀,主要在于我們認為:白酒板塊前期兩大隱憂——(1)市場風格向成長轉換、(2)高位下業績難超預期,正在被市場走勢打破。首先是高風險偏好的成長板塊近期受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影響表現有所反復,;其次伴隨白酒板塊業績預期下行,多家企業一季報均給予超預期回應,板塊情緒顯著回暖。此外,近期多家白酒企業提價動作也表明一月底發改委限價舉措已逐漸放松,白酒行業正進入一個可穩步提價、情緒逐漸恢復的二季度,利于板塊估值的修復。我們認為 18 年白酒板塊基本面確定性趨勢向上仍是主旋律,繼續維持對白酒板塊的樂觀判斷不變。
啤酒行業 18 年盈利端彈性有望大增,提價、費用壓縮及關廠有助實現這一預期。啤酒行業基本面 16 年見底、17 年筑底并穩步向好,18 年預計加速向好。競爭趨緩已于 16-17 年形成共識,因此今年在收入端大概率不下滑的前提下,上市公司 EBITDA 大概率加速好轉。年初以來華潤、燕京、青島在多個區域對主要產品提價,同時費用端各企業均執行壓縮戰略,預計世界杯營銷也不會過多投放,加之今年大概率關廠動作將持續,因此我們認為今年啤酒行業業績彈性有望大增。重點關注業績彈性最大的華潤啤酒及燕京啤酒。
再次強調乳制品行業基本面仍向好,并強調領先市場率先推薦的蒙牛乳業系列改革見效推動基本面加速好轉,預計 18Q1 兩強市占率顯著提升。18 年春節錯峰,1/2 月份行業供銷兩旺、升級明顯,調研反饋伊利、蒙牛 1/2 月液態奶銷售收入增速同比均有望上看 20%一線;非液奶業務增速則更快。前期市場擔憂兩強一季度數據或不達預期,我們認為可能性不大。春節期間終端高端常溫產品買贈、滿減普遍,產品結構升級態勢明顯;春節后終端促銷力度環比看有所下降,預計收入增速及費用將環比下行。我們判斷 18 年原奶對下游壓力不大(年初以來已同比下行約 2-3%),同時疊加結構升級,預計 18Q1 乳業雙雄毛利率端的雙重提振可以完全對沖銷售費用率上升。同時,我們率先于市場強調蒙牛改革見效及激進費用戰略帶來的基本面加速,但兩強 18Q1 均有望取得 20%一線甚至以上收入增速,仍戰略看好。
18 年費用擴張邊際減弱,疊加結構上行帶來的毛利率上行,調味品板塊仍有望維持收入/利潤端中高速增長,首推中炬高新,一季報預期全年低位正是全年最佳買點。去年三月提價帶來的高基數使得 18Q1 表觀不佳是必然,且 17Q2 的超低基數也將帶來 18Q2 較大彈性。預計 18Q1 美味鮮凈利潤增速仍在 20%以上,這意味著 18Q1 美味鮮凈利率將約提升 2 個百分點。扣除提價貢獻,內部提效為美味鮮貢獻約 1 個點的凈利率提升。這為全年凈利率提升打下基調,因為美味鮮下半年業績彈性顯著高于上半年。不考慮房地產市值情況下,中炬和海天估值差已拉開至 20%以上(30X VS 海天 38X)。
而扣除中炬 35 億房地產市值后,估值差將拉開 35%以上(24X VS 海天38X)。我們認為在全年業績增速相差不大的背景下,兩者股價背離僅體現短期業績擾動,中炬一季報預期全年低位正是最佳買點,強調“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疲軟/業績不達預期/政治風險/市場系統性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