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前些年行業外資本高調進入徽酒,除了高盛、聯想在口子窖和迎駕貢酒上獲得不錯回報外,多數案例并不理想。近期市場傳出老白干酒停牌是為收購聯想集團旗下文王酒業等白酒資產,雙方均尚未正面回應。去年12月6日,聯想集團豐聯酒業將旗下4家酒企的股權集體“轉移”到文王酒業,此舉也被視為是做“兩手準備”:假設出售不成,也可以依靠文王注冊地安徽臨泉國家級貧困縣的優勢來走IPO的道路。
從近幾年的情況看,愿意接盤徽酒企業的往往是外地酒企,或者是一些強勢白酒經銷商去收購上游資源,而非同行并購。在安徽其他地方名酒中,曾幾易其主的沙河,去年10月被下游經銷商永龍酒業收購。至于歐陽修曾賦詩“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魚肥膾如玉”贊美的焦陂酒,2002年被中糧集團入主,到2015年又被出讓給阜陽本土企業安徽天韻集團。
行業變局在即
有品牌的老字號徽酒企業狀況堪憂,無品牌的小酒廠更是艱難。盡管非上市公司和行業協會都沒有發布明確的數據,但證券時報記者市場調研獲悉,目前規模在10億元左右及以上的徽酒企業僅5~6家,品牌集中度大幅提高。
在2011年,古井貢、迎駕貢、口子窖和金種子銷售額分別為33億元、29億元、21億元和18億元,宣酒、皖酒、文王、明光等也在10億元左右級規模,徽酒第一、第二方陣間差距不大。
2016年的數據顯示,徽酒品牌間、企業間的分化已經明顯。古井集團2016年營收較5年前翻番,達到76億元;迎駕貢酒2016年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長25%~35%,達6.63億元~7.16億元;口子窖去年營收約28.6億元。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金種子酒近年來的業績下滑,也是在前幾年的調整期中被區域內強勢企業搶奪了市場份額。
這是個容不得酒企犯錯的時刻。“市場總量在縮減,某個品牌有1個億的銷售增長,背后可能就是其他品牌2個億市場的消失”,合肥惠迪酒業陳傳學舉例稱,今年春節古井大單品“年份原漿”和口子窖銷售大好,但他代理的一些中低檔品牌白酒和系列酒則不樂觀,“文王、沙河王、明光、臨水等下滑都很厲害”。
換句話說,徽酒前三甲是在擠壓式的增長中得到了發展。招商證券在2月28日的徽酒專題電話會議中表示,“消費者的品牌意識越來越強,所以在2015~2016年間安徽很多非品牌類的產品銷量越來越差,龍頭酒企更多是擠占了那些非品牌的雜牌酒的原有份額。”
徽酒的分化,也正是國內白酒行業繼續調整的一個縮影。白酒行業消費升級爆發時點來臨,行業即將迎來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