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今年48歲的方康寧以做校訊通起家,逐漸積累起深厚的政商關系網,所經營的業務除了教育還包括商貿、旅游等,在幼教領域更是集結了投資管理、互聯網科技、影視娛樂等多方面的人脈。2016年和青島海爾(600690.SH)旗下海爾資本成立了海爾中幼傳媒,并搭上與阿里巴巴的合作關系,使得阿里海爾電視搭載其幼兒教育平臺。
“中幼在內容方面的合作方主要是北京師范大學,數字媒體技術上聯合了成都斯普軟件,除此之外還在做幼教投資整合基金,向各大上市公司輸送幼教標的,讓幼兒園資產證券化。”上述人士這樣對藍鯨教育表示。
中幼在上市公司中的影響還不止于此,中幼教育董事、中幼國際副總裁高海軍同時擔任英唐智控(300131.SZ)、明家聯合(300242.SZ)、*ST圣萊(002473.SZ)等多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
“中幼集團從2016年開始籌備上市的事情,不管是新三板還是A股,這些資產需要更快地裝到新‘殼’里,從個別幼教資產的證券化到整體資產的證券化,中幼一派正在把自身的影響力換成資本市場上的地位。”行業資深人士稱。
注入幼兒園,新三板曲折一躍
在方康寧操盤下,新三板上的“殼”中幼教育開始資本運作,首先是變更此前三意時代定增募集資金的用途,“基于互聯網電視內容的嵌入式3D開發平臺”項目資金中拆分出“建設幼兒信息化教學的實踐基地”項目,以收購幼兒園資產(含經營權及所有資質等)。
此后,中幼教育宣布了兩起幼兒園并購事項:730萬元收購深圳市羅湖佳佳幼兒園(以下簡稱“羅湖園”),500萬元收購深圳市龍華新區中幼教育第一幼兒園(以下簡稱“龍華園”)及其他辦學資源。
由于兩幼兒園的股東均為其關聯方中幼國際,中幼教育在兩次收購公告中均表示,此舉是便于完善3D開發平臺項目研發成果,且偶發性關聯交易不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和管理,公司和關聯方是合作共贏關系,不會對公司造成任何風險。
步步有理有據的中幼教育,收購進展并不順利,合規性仍是主要問題。
收購羅湖園時,由于關聯董事回避表決后非關聯董事人數不足3人,相關收購事項只得等到近2個月后交股東大會審議,最終完成收購。
然而,擬收購的龍華園竟未取得營業執照。中幼教育表示該園還處于籌辦期,無法變更舉辦者及出資人,不得不與中幼國際解約。原計劃購園的500萬元則用于收購中幼國際旗下另兩家幼兒園,兩園分別位于成都和武漢。
對于龍華園及固定資產的支出,已令中幼教育2016年里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由上一年的正數驟減至-1188.65萬元,加上當年經營出現的現金凈流出同比擴大10倍,其現金流狀況堪憂。
不僅如此,中幼教育的主辦券商華西證券也指出其關聯方多次占用資金,未履行審議及披露程序就把部分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以及募集資金專戶管理不規范等問題。
“作為信息公開披露的新三板公司,中幼教育和關聯方之間就有諸多不規范的操作,中幼國際內部是不是也有頻繁的資金拆借問題,很值得留意。他們在治理、經營上面需要整改的問題將會非常多。”分析人士表示。
目前,中幼教育已做出戰略調整,方康寧在幼教信息化行業的資源,結合原先三意時代在電力方面的職業教育經驗,將主營業務劃分為兩方面,一方面從事幼教信息化的經營,另一方面依托其主業向電力行業的社會電工的職業教育進行拓展。
上市公司垂青,重組能否躍上龍門
2017年9月,皇臺酒業發布重組公告,擬購買資產為中幼國際的部分股權,在確定投資范圍后,相關資產和業務將通過公司分立等方式注入的新公司。中幼集團終于走上登陸A股的道路,一度被解讀為借殼上市公司。
“新三板上的中幼教育現在幼教布局進展太慢,加上原來的電力教育培訓沒有剝離,這樣的標的對于資本市場來說沒有吸引力。以中幼國際目前的質量,也很難把整塊資產賣給上市公司,而且也獲得不了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權。”上述人士表示。
2017年12月,皇臺酒業宣布對中幼國際的盡職調查已完成,提及中幼國際個別股東尚未完成注冊資本金的認繳。中幼國際經營中不規范之處再次體現。
“中幼國際是在2014年公司法修訂之前成立的,注冊資本至今未完成認繳是歷史遺留問題,但這一幼教集團投資中存在的泡沫不言而喻。因為沒完成認繳就不能明確責任主體,中幼國際還不能做資產的分立審計以及評估,并購的進展會進一步拖慢。”錦天城律師事務所一位律師對藍鯨教育說。
此前公告顯示,皇臺酒業對中幼國際投資總額最高為2.5億元。
據藍鯨教育了解,2015年2月威創股份以5.2億元收購紅纓教育100%股權時,后者旗下連鎖幼兒園數量已經超過1000家。幼教行業估值今非昔比,2.5億元在A股幼教并購里已是小菜一碟,但對于皇臺酒業來說也存在諸多風險。
皇臺酒業2000年8月上市以來已三次“ST”,僅過去10年里就有6年為虧損狀態,,又預計2017年虧損1.2億元至1.4億元,將面臨上市以來第四次被ST。
根據2017年前三季度業績,皇臺酒業在全部跨界教育的上市公司中奪得“凈利潤率最低”與“凈資產收益率最低”兩個頭銜,分別為-600.18%與-165.87%,反映出其籌資、投資、資產運營方面的效率近乎失衡,皇臺酒業近年來股東糾紛與治理難題頻繁見諸報端。
皇臺酒業原計劃將虧損的白酒業務出售給大股東,在投資幼教拓展新業務之后改善持續經營能力,但2018年1月又終止出售白酒資產,并繼續推進投資中幼國際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持續虧損、風雨飄搖的皇臺酒業,想吃下問題棘手的中幼國際,前者將如何拿出資金,后者的盈利能力又能否幫上市公司度過困境?多位行業人士持悲觀態度,藍鯨教育還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