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訓很多企業的經銷商當中,我經常聽到經銷商向我抱怨:抱怨自己太忙,以致一天到晚得不到清閑,抱怨下屬太笨蛋,安排好的事情,總是做不好,還抱怨人才難招、難留等等。
果真如此嗎?我也曾經遇到過一些做的較大的經銷商,他們更象“甩手掌柜”,他們管的人很少,僅僅是幾個核心人員,他們更多的時間是在考慮企業未來發展的出路及提升的方向,他們相當一些時間都是在全國各地飛來飛去,干什么?選項目,看產品,如此而已。其實,他們才是真正的懂享受的老板,生意蒸蒸日上,而自己又很開心。
一、不做“三Mang”經銷商
“三Mang”經銷商,指的是那些鉆到繁瑣的事務中出不來的經銷商。
他們廢寢忘食,通宵達旦,異常“忙”碌,但結果發現,很多時候是勞而無功,不但收獲并不大,甚至還有老客戶“倒戈”的現象出現。
因此,很多經銷商十分迷“茫”,以致找不到北,導致其行為處處“盲”動。比如,向競爭對手祭起價格的利劍,用低價的方式狙擊對手入侵;無端地發火訓斥下屬,卻不去市場一線去查找銷售下滑的原因;違背行業趨勢和市場發展的規律,去尋找那些假冒偽劣產品來經營,卻發現那是一條“不歸路”等等。
其實,作為經銷商光低頭走路是不可以的,更多的還要抬頭看路。比如,有的經銷商已經上了一定規模,但還習慣于既當老板,又當業務經理,還當司機以及搬運工這種“四位一體”的定位。這說明什么?只能說明這個經銷商是一位只會“做事”,不會“處事”的老板。這種做法不僅讓自己身心交瘁,而且更多的時候卻很難把事情做好,同時還會給下屬做不好工作提供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這件事情是老板自己做的嘛!
其實,經銷商要根據自己不同的發展階段來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重點,只有明晰了自己的準確定位,經銷商才能突破現有發展的瓶頸,才能駛上發展的快車道。那么,經銷商應該如何做呢?
二、草創期的經銷商應該怎么做
在我看來,草創期的經銷商應該屬于業務型的。為什么這樣說呢?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從工商、稅務等手續的辦理,產品與廠家的選擇,到合作后與廠家的磨合與協調,新市場、新客戶的開發等等,千頭萬緒,誰也無法替代,怎么辦?
對此,經銷商需要一切親力親為,任何新情況、新問題都需要老板親自拍板。因此,這個時期的經銷商,既是老板(有的還兼司機)、又是業務員,還是裝卸工和會計。所以說,這個階段的經銷商,更多的是屬于業務型的,屬于典型的里外兼顧。
而這一時期的經銷商,更多的應該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市場上,通過開發更多的區域與客戶,構建自己事業的基點。同時,還應該做好渠道客情工作,通過良好的服務,經常性的下市場,給予下游客戶更多的優惠與利潤,挖掘客戶對自己及產品的銷售潛力,更好地參與市場的競爭。
三、發展期的經銷商應該怎么做
發展期的經銷商,是在擺脫了生存期的困惑后,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這個時候,其突出的特點就是,業務量迅速擴大。但隨著銷量的增大,人員的增多,經銷商會陷入一種“幸福”的痛苦中,為什么呢?
銷售范圍擴大了,一線人員多了,可這一批人的能力卻沒有及時的跟上來,如果從外面高薪聘請吧,不僅要付出很高的代價,而且說句心里話,自己還真的放心不下,可如何才能有效地予以平衡和協調呢?
這時只有一個可行的方法,那就是把團隊的建設提上日程,通過不斷而且持續提升員工的能力,彌補由于市場的快速增長帶來的短板效應。這個時候,經銷商要做的,就是要扮演好一個教練型的老板。
作為綜合能力較強的經銷商,需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自己要做一個好教練,幫助下屬去做提升,同時也可以外請專家講師來幫助自己教練下屬。
但經銷商要注意一個問題,教練僅僅是手把手地教下屬,但千萬不要越俎代庖,替代下屬去做。
同時,經銷商要建立教練制度,比如,建立內部導師制度,讓有能力的主管、經理更好地去幫扶下屬,并對其進行考核獎懲,形成一種有效的傳幫帶制度。麥當勞就是因為建立了內部導師制度,而推進團隊梯隊建設良性運轉的,這樣做的結果是,麥當勞從不會為某一個或幾個員工的離職而憂心忡忡,這種制度本身讓優秀的員工不斷地被“生產”出來。
因此,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渠道體系日益復雜,經銷商要想更好地掌控下游渠道,增加他們的忠誠度,就必須要提升員工操盤市場的能力,就必須構建教練型企業文化。
四、規模期的經銷商應該怎么做
現在有很多經銷商,都達到了年銷售額幾千萬,幾個億,甚至幾十億,這時候的經銷商,更多的要去做一個管家型的老板。什么是管家型的?說白了,就是要做一個管理大家,學會管人理事。
所謂管人,就是在建立公司化管理、引入職業經理人的前提下,只需管到部門主管,要實施放權,并建立監督機制。作為經銷商,可以越級溝通和檢查,但絕不要越級命令和指揮,以充分地樹立下屬權威。
此外,經銷商還要善于理事,所謂理事,就是抓大放小,做老板自己應該做的事。比如,老板應該多思考戰略方向的事情,如何更好地去規劃自己企業的未來,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管,結果什么都沒管好。
學過歷史的都知道,劉邦為何能夠成就一代帝業,最大的成功其實就是其會用人,讓善戰的韓信、善謀的張良、善治的蕭何各司其職,發揮他們的專長,從而為自己所用,終有所成。
因此,對于經銷商來說,只有成為一個經營管理型的老板,經銷商才能做強做大,才能成為一個“游手好閑”的大老板。
總之,經銷商只有明白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才能成為一名在市場的風浪中勇立潮頭的優秀舵手,通過調動和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更好地發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取得更大的業績,創造更大的輝煌。
崔自三:經銷商戰略發展研究專家;著名營銷實戰培訓專家;中國總裁培訓網金牌講師;《銷售與市場》聯合培訓中心專家講師;北京時代光華特約高級講師;“營銷OJT”現場實戰訓練模式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