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營收來自省內
西鳳股份方面稱,此次擬上市募資15億元,其中9億元用于擴大產能。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西鳳酒將借此推動全國擴張戰略,將區域性品牌打造為全國品牌。
相比“四大名酒”稱號,如今的西鳳酒更普遍地被定位為區域性白酒品牌。
銷售數據顯示,西鳳酒的市場主要集中在陜西省內,較依賴單一市場。數據顯示,2012年、2013年、2014年及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在陜西省內實現的收入比重均保持在70%以上。
業內人士認為,地方性酒企未來改善業績必須擴產能和向外擴張。但是目前各大知名酒企都開始加速渠道下沉,積極布局二三線城市,無疑將對地方性酒企造成威脅。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西鳳酒全國化最大的競爭并非來自茅臺、五糧液等一線品牌,而是在各地市場長期占據重要位置的同價位當地名酒。
肖竹青表示,鳳香型酒的“暴烈口感”也是其全國化過程推進中的一個不利因素,適合西北地區飲酒者的口感并不適合全國市場。
另有分析指出,面對市場放緩,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酒企大多都在收縮戰線,在此背景下,西鳳酒的逆勢全國化戰略推進難度則會更大。
對此,新京報記者多次致電西鳳酒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公司相關方面一直未做出回應,公司董事會秘書張周虎的電話也一直沒有應答。
此前曾陷財務造假
據媒體報道,2011年的審計發現,西鳳酒營銷公司為了虛增銷售額長期財務造假。同時,還存在嚴重對外利益輸送等管理問題。對外公布的2011年超30個億的營收實則只有15億,當年累計虧損4.2億元人民幣。
隨后,西鳳酒曾對外回應稱,數據誤差主要是由不同財務計算標準造成的。
而之后2013年的業績也曾出現前后“口徑不一致”的情況。據報道,2014年1月13日,在西鳳酒經銷商大會上,總經理徐可強宣布,2013年西鳳酒實現45.8億元銷售額。而就在前幾日,徐可強曾在西鳳友緣經銷商大會上公布,2013年西鳳酒完成銷售收入為55.9億元。短短幾天內,前后兩次公布的數據相差超過10億元。
2月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官網披露,陜西省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張鎖祥、高波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陜西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陜西西鳳酒集團原總經理張鎖祥、陜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高波立案偵查并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認為,前高管涉嫌受賄在短期內對銷售不會產生影響,但可能影響到經銷商的信心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