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云領導力發展機構創始人兼CEO陳雪頻的企業管理觀點:一個好的企業,真的要做到非常卓越,他必須要具備一些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取勢、明道、優術,缺一不可,這樣企業才可以做的盡可能長遠。
取勢,你要對宏觀經濟趨勢有判斷,對技術創新前景,對市場需求有預測。如果說你這個沒有踩準,你說你的管理多好,運營多有效率是無效的,很多企業都是死在這里,他沒有順應趨勢。所謂“形勢比人強”。比如一些很牛的移動互聯網公司,他們都在2012年移動互聯網崛起的前夜開始布局。這樣的企業都不錯,但是錯過了這一波之后,收益普遍不行,這就是勢的重要性。
明道是對商業的本質和人性有初步的判斷,深刻的理解,對公司的戰略、組織和領導力之間的關聯要有切實的認識。
最后是優術,像產品、服務和創新,如何做傳播營銷,如何做電子商務和物流,如何進行管理制度和流程,如何進行人才的選用育留,如何進行融資和股權激勵等等這些具體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夠所有方面都全部精通的,但是作為一個組織,你必須要有不同人精通不同的板塊,只有這樣這個企業才可以稱之為真正的健康。今天先給大家詳細說說取勢,希望對我們傳統的酒水行業有所幫助。
中國現在的勢是什么?作者認為是“三座大山”。
第一個是中國經濟增幅降緩,以前是10%,現在是6%點幾,以前投資驅動的模式難以為繼。
第二是產能過剩,競爭加劇。很多企業不好做,因為產能過剩,大量的玩家在一個市場,如果說不創新你就沒有辦法玩。
第三是技術創新市場變化,尤其是以移動互聯網為例,羅振宇新年致辭講到 “吃雞”游戲,從誕生到所有玩家殺進去變成紅海,只用了一個禮拜的時間。很多企業快速起來,快速下去。就像那句話“城頭變換大王旗”,這就是現在的格局。
那么在這樣快速變化的年代,企業如何可以生存下來呢?達爾文說過“在自然演化過程中,那些能夠活下來的不是那些最強壯的物種,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物種,而是那些最能適應變化的物種。”而企業作為一種社會的物種同樣也是這樣的。很多企業他們能活下來,不是這些企業多么強,多有資金,多有人才,而是這些人可以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能夠不斷的改變自己的業態。
因此企業要不斷跟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而其實最大的變量是技術的創新。技術創新是如何引領社會的變革和企業轉型的?我們回顧過去252年。第一次工業革命是1765年蒸汽機的發明為代表,誕生了第一批現代化意義的企業,這個時候的企業現在基本上都已經消失不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是1860年代,以電力為代表的這個時候有一些企業留下來,像西門子、洛克菲勒后面的幾家,通用電氣,奔馳汽車都是第二次工業化浪潮發展起來的。第三次是以計算機為代表的業務,這個時代開始于1940年代,典型的企業像IBM、微軟、蘋果。還有最近的一次我們叫互聯網革命,從1990年代開始,誕生了像雅虎、易貝、亞馬遜、谷歌、Facebook,當然還有2012年的移動互聯網,2017年的人工智能。這些年份都是非常標志性的年份,誕生了一批企業。也有大量的企業會消失不見,每一波技術浪潮當中,都有一批企業消失,同時又有更多的企業誕生。“乘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就是一個企業正常的規律,就是這樣的。
酒業作為傳統行業,雖然不像互聯網企業這樣會迅速的更新換代,但是,隨著消費者迭代,消費者消費理念、審美等的變化,酒行業也要積極適應新的消費者,新的消費環境,老田曾經多次提到過,這次調整坍塌的很多并不是那些中小型企業,而是行業巨頭。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即使在傳統的酒水行業也誕生了一些江小白等具有時代特色的酒水企業。所以適者生存,永遠是王道,這句話不僅僅適用于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