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年會暨定制酒聯盟成立大會在瀘州召開。定制酒聯盟的成立,將預示著中國主流白酒企業引領的中國白酒市場將全面進入定制化時代,定制化白酒將有可能成為引領下一個白酒浪潮的主流方向之一。
一直以來,白酒業的發展有其既定的規律,那就是“一線酒企做引領,二線酒企緊跟隨,三線酒企忙效仿,四線酒企坐等看”。尤其是白酒企業自2012年以來遭受環境重創,酒類消費市場凋敝不堪,一二線酒企尚能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和雄厚的品牌影響力得以渡過危機尋求新生機,但對于三四線白酒企業來說無疑是六月飛霜,冷暖自知。因此尋找新的銷售渠道、新的特色產品成為酒業人士所達成的共識之一。于是乎,各種各樣的營銷方式、琳瑯滿目的創新產品在2012年之后的幾年中成為白酒業改革發展的主流,為此營銷方式上出現了電商B2B、C2C到備受追捧的O2O;創新產品從包裝瓶形開始,小瓶裝、異瓶裝奪人眼球,顏色上由紅黃為主變成色彩斑斕,內在品質上開始趨于保健化、低度化、健康化,凡此種種的諸多酒業變革現象相信眾多的從業人士是有目共睹。
都說“站對了風口豬能飛上天”,那么緊跟潮流是否就意味著能站對風口呢?在此之前的一波酒業浪潮應當是預調酒。當以銳澳為代表的預調酒品牌風行的時候,就連許多名酒企業也紛紛加入,成為酒類市場的“弄潮兒”。但殊不知潮起有潮落,經過幾年市場運作下的預調酒,并沒有迎來“浪遏飛舟”般的市場效應,相反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潰敗,遭到了消費市場的無情拋棄,以至于曾經的“弄潮兒”們不得不迅速“剪翼”,以防在潮落的時候摔得更慘。
就定制而言,定制白酒這種消費形式早已有之,但是這么多年來定制酒僅是作為白酒企業的一種銷售渠道,許多企業的定制酒產品沒有形成廣泛的市場效應。為什么?這當然是由定制酒的特性所決定:
首先,定制酒的專屬性與私密性
定制酒的消費文化是一種圈層文化,消費者和消費行為都相對更為私密,這也是定制酒“神秘”和“傳奇”的魅力所在,因此這將導致定制酒具有強烈的專屬性和私密性。
其次,定制酒的營銷性。
定制酒的市場由消費者的需求所決定,消費者有所需求,定制酒才有消費市場。同時因定制酒的專屬性與私密性,導致定制酒不能像一般產品一樣進入流通市場,更多用作于個人消費與收藏,對此定制酒的市場消費能力偏弱。
最后,定制酒特色性
定制酒本是為有需求的消費者專屬定制,所以消費者對于定制酒的要求也是高于一般產品。定制酒對釀酒資源與釀酒工藝要求較為嚴格,同時為能體現出定制酒的價值感,往往還需要攝入藝術元素,這就為定制的難度加碼不少。
由上幾點特性可以看出,定制酒因為其特殊性導致不合適大范圍的市場化,小而美才是保持定制酒的獨特個性所在。而定制酒聯盟的成立在酒類市場掀起一股定制之風,礙于企業發展與市場營銷的需求,當大家一擁而上的時候,勢必會打破定制酒的特性,當全民皆定制也就去所謂定制了,因為同質化將會影響產品的獨特性。
我們寄希望于任何有益于白酒行業發展的行為,但希望任何行為都是基于一定理性和正確自我評價之上的。跟風可以,但跟風者首先得會御風,就像鳥兒一樣能夠迎風自由翱翔,而不是像風箏一樣被風擺弄。因為當風停的時候,鳥兒依舊振翅高飛,風箏卻只能從高空滑落。酒業定制聯盟的成立,讓大家在困難時期看到了希望,同時也為行業樹立了積極向上的營銷理念,為大家想突破而無法突破的難題開辟了途徑。相信在行業協會與一線企業的帶領下,定制酒將會有利提升行業生氣、提振消費熱氣、提供革新風氣,同時定制的相關行業準則也應當及時出臺,確保定制酒市場的良性運作與運轉。為此希望大家理性看待酒業定制聯盟的作用,讓它起到“引領”作用而不是“引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