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票房16.03億!這是電影港囧10月20日的最新統計。看看吧,港囧首日更是連破十二項紀錄,票房最快破1億!最快破2億! 首日華語人次紀錄、華語電影午夜場紀錄……從人在囧途、泰囧到港囧,徐錚的片子越來越受歡迎,一部超過一部的票房收入。想想前些年的國產大片,那些大導演、大投資、大手筆、大口號,以沖到好萊塢為已任,從英雄到滿城盡帶黃金甲,從無極到道士下山,的確,RIO這東西真的不是每個人都能玩的。港囧,注定是一塊豐碑,也是某些人的墓志銘。
取之于生活,忠實于生活
電影都是給人看的,產品以人為本。囧式電影能火幾年,在徐錚的手下能火幾年,與時下的受眾不無關系,從懷舊式電影、青春系列劇,多少都帶給了電影觀眾不少的情愫,那年那月的追憶,而沒有一個能拍出徐錚式的劇情,把一個點延伸拉長成為扇面,對生活進行復原,電影畫面是包裝,串起來的故事是味道。
酒業產品創意或許只是傳遞時下的時尚流行,想更多能給消費者美的欣賞,從借鑒到抄襲,不以實際為出發點,丟失掉自我,總覺得平時能穿的衣服,讓人覺得煩悶,時裝表演才是享受,產品設計是最接近于生活的藝術,這藝術要被大眾所理解、接受和反饋,要取之于生活,忠實于生活,要高于生活本身。
取之于文化,透視于品牌
每個酒企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雖說這種宣傳努力多年也不被大多數或許區域內的人了解,但他們每家企業也都曾經付出過。企業文化不僅僅是企業的標識,還有顏色及企業的堅持,消費者最初接觸的是產品,每個消費者都是在消費中(重復消費)接受到產品,才有了對企業的一般認知,產品是文化的載體。
究竟通過怎樣的設計,才能把文化呈現出來,從深層次體現企業品牌調性,而不是雜亂無章的羅列,文化之于五官,品牌之于形象。在產品的自畫像中,企業所注入形象,有人格化的鮮明特征,這產品的五官相貌,是英俊的、瀟灑的,是帥哥、暖男式的,它會說人話,會辦人事,會用人的方式和消費者交流。
取之于哲學,服務于邏輯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這句話被大多人引用過,如同我們習慣于在口頭掛幾個值得玩味的哲學術語,地球上有那么多的垃圾,其實垃圾的存在真是合理的,因為它是大部份為人類所制造;但我們往往忽略另一句話,“存在就是被感知”,這句話才是根本的核心,產品的存在是因為什么被消費者知道和傳誦的。
酒業產品習慣于事后在找邏輯,而這剛好違背了邏輯學的思維,堆積出來許多的自我多情,怎么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好啊,如自己的孩子,始終不愿那起那個雕刻刀,對于那個四腳蛇,去掉那一塊都覺得可惜,少掉那一塊都不足以說明這個產品的特征,以示八面玲瓏,以期征得八方客源,在蕓蕓眾酒中丟掉自我。
取之于禪修,符合于人性
或許創意少一點,文字空靈一點,布局簡單一點,空間留白一點,是好產品的體現,這處處充滿禪的意味,禪是佛教里最特別的,它不用文字描述,可直抵人心,禪是瞬間的反應,簡單如白駒過隙,很直接的東西,你明白了就明白了,即使不明白,在內心也被征服或是有所感應,愛或愛上,就想帶它回家。
地球上產品創意最厲害的是喬布斯,不敢談他,怕是不敬,有多少專家和磚家都分析過喬氏美學的極簡主義,曾經在東方禪修他,把禪這一東西人性化,有型化、系統化和秩序化,大家看到蘋果的產品干凈、利落、明快、清新,產品設計一針見血,把所有的裝飾成份減到最小,尤其是帶有那些極具故事性的裝飾。
借用一句話說:禪不是生活,是生死。總結一句話說:產品不是創意,是眾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