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0月迎來尾聲,酒業上市公司第三季報的披露也陸續結束。三季報業績背后體現了哪些酒業現象,又預示怎樣的趨勢?微酒邀請了6位行業人士,多角度對三季報進行了點評。
01、盛初咨詢總經理柴俊:企業業績差異在于對新動能的把握
總體來看,行業調整過程中已經逐漸形成了驅動行業發展的新動能,而企業個體對于新動能的把握和駕馭能力決定了業績的差異,具體得看:
一、高端酒集中化是茅臺、五糧液和國窖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隨著品牌集中度的提高,少數高端品牌的話語權和品牌溢價進一步增強。
二、次高端價位300+向500+升級(比如洋河、青花汾酒、舍得、水井坊、國緣、老白干),中高檔價位100+向200+升級,做得好的企業,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業績增長。
三、光瓶酒的高端化和小型化,因為上市公司中絕大多數都以盒裝酒為主,所以光瓶酒的動能沒有得到太多的體現。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汾酒,除了次高端青花汾之外,玻璃瓶汾酒在高檔光瓶酒市場的表現也相當不俗。
四、反之,但凡沒有抓住行業新動能的企業,都不同程度得出現了增長乏力的困境。
02、行業專家蘇建中:高端不能盲目樂觀,未來競爭或將加劇;徽酒應該回歸品牌發展
高端雖有穩增長趨勢,但僅僅憑幾家上市公司企業數據,不能盲目樂觀判斷說一片大好,此番業績的好,更多的應該是源于消費價格升級、品牌集中度加強、市場競爭策略得當這三個方面。
風險與機會挑戰將會并存,可預見的是,高端競爭激烈程度加劇,考驗酒企的不僅僅是產品創新力與市場競爭力,更高層面考量中長期發展與企業品牌發展戰略體系匹配度,以及對市場消費環境變化的系統運營效率、消費細分化下的產品及品牌心智層面的創新。
企業如果不以消費為依歸的品牌發展戰略路徑、還以重市場營銷策略與產品戰術求發展,會喪失更加發展的機會。
未來行業前五,依照未來發展,看好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劍南春、汾酒,都有機會躋身前五。
03、企業經營顧問專家朱志明:區域性白酒不理想業績背后的原因
當前市場環境是一種“消費升級,量價背離,利潤陡增”的環境,如果銷售與利潤增速低于10%,而且不是在企業有意而為控制增速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往往面臨企業內部、市場不穩或被高度擠壓的問題,處于一種相對危險的形式。
目前幾家區域性白酒的表現,呈現的基本多是一種非理想狀態,要量與利齊低于10%;要么就是單條腿表現比較好,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真正的被其他品牌擠壓,尤其來自名酒、省級強勢品牌的擠壓;
二是,以前戰略急躁,導致市場透支,惡性競爭,前行緩慢,以那幾個低增速的品牌為例。
三是,就是有意戰略穩盤,控量增利,提高品牌地位與價值,以老白干為例。
前五的預測: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可能會占據前五的位席。
04、卓鵬戰略田卓鵬:消費升級明顯,龍頭分化明顯,醬香擴容跡象明顯
從三季報中,基本可以讀出來五大啟示:
1、市場向全國龍頭集中化趨勢明顯:與中報不同,全國龍頭企業應該涵蓋:全國龍頭、省級龍頭、區域龍頭,但是目前卻出現了分化,全國龍頭增長明顯,省級龍頭增長乏力。
2、次高端、高端市場回暖反彈性增長明顯:次高端與高端市場帶動了全國龍頭企業的業績反彈式增長,這種增長是回暖性與恢復性的增長。
3、大眾商務向精英商務升級趨勢明顯:由100—200元的大眾商務到260—350元的精英商務,產品升級,利潤率走高。
4、省級龍頭壓力凸顯(來自天花板、大眾酒、下沉化三大壓力):天花板,商務升級背景下,省級龍頭的100—200的戰略單品限制了發展;大眾酒與下沉化,茅臺醬香酒公司對于高增長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省級龍頭對于這一塊上缺少戰略意識。
5、在茅臺帶動下大醬香二次擴容期到來:茅臺市值突破8000億,整個醬酒公司也進入前十,在這種情況下,醬酒的潛力很大,在當前的茅臺和醬酒公帶動下,醬酒氛圍將會持續高漲,或將迎來醬酒的二次擴容期。
關于前五:前四名應該比較確定的是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第五的位席,劍南春、郎酒、牛欄山二鍋頭、汾酒都有可能,但是個人認為劍南春的機會更大一些。
05、白酒營銷專家、山東溫和王酒業集團總經理肖竹青:強勢增長,弱勢下滑,未來行業洗牌劇烈
三季報中可以看出兩點:
從業績報表來看,整個行業市場份額利潤都向強勢品牌聚集,我們從中可以看見一種趨勢,國內啤酒市場目前就是幾個龍頭:百威、喜力、雪花、燕京等,未來白酒行業或許會像啤酒行業一樣,向一線企業聚焦集中。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上市公司業績劇烈下滑,這和品牌地位有一定關聯,前面說強勢品牌激增,伴隨而來的就是弱勢品牌下滑,行業洗牌越來越劇烈。
未來行業前五,將看好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牛欄山二鍋頭,牛欄山二鍋頭新市場增長迅猛,意味著品牌和品質體驗得到了消費者認同。
06、詩仙太白總經理鄒江鵬:龍頭帶漲,高端酒優勢明顯
1、目前來看,茅臺繼續一家獨大,424億元的營收超過第二名五糧液和第三名洋河營收的總和, 凈利潤更是以199億元穩超其他14家上市公司利潤總和(不含順鑫農業,因未給出凈利潤數據),加上茅臺股價在上周突破650元大關,市值達到8000億超過中國石化,直逼萬億,龍頭老大帶動白酒整體上漲。
2、瀘州老窖營收72.8億元,向重回百億陣營目標進一步邁進。
3、擁有高端酒的酒企,在報告期內凈利潤增幅比較大,而區域酒企如今世緣、伊力特、金徽酒等公司的增幅明顯不如以高端酒為主的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公司。
4、青青稞酒和金種子酒兩家公司前三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下滑,其中,青青稞酒凈利潤同比下滑43.28%,金種子酒的凈利潤同比下滑50.35%。從上述酒企財務數據和公司股價走勢均可看出,白酒行業兩極分化已經形成,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而擁有強大品牌影響力的酒企的賺錢能力也更強。
至于未來前五,茅臺、五糧液、洋河將會繼續前三,瀘州老窖則重歸百億,另一個缺位的話,汾酒今年漲幅達78%,加上山西省今年重點推進汾酒混改,實力強勁;古井則攜央視春晚品牌之力,加上去年并購的黃鶴樓發力,力沖前五,二者都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