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葡萄酒市場的發展可以用“震蕩”來形容,一方面是葡萄酒被越來越多的普通大眾接受,中低端市場前景看好;另一方面是假酒橫行、高端團購市場萎縮、庫存壓力高企等因素影響了中高端葡萄酒銷售。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葡萄酒整個市場增長漸趨穩定,產品日趨多樣化、呈井噴態勢;零關稅政策讓競爭白熱化,消費日趨理性,將加快葡萄酒市場局勢的改寫。面對新局勢,商家們紛紛出招,發力中低端產品、布局二三線城市。業內專家認為,三五年內將是葡萄酒的洗牌重啟時期,誰才能彎道超車笑傲江湖,讓我們拭目以待。
現象 市場增長漸趨穩定,產品呈井噴態勢
如今走進長沙家樂福、沃爾瑪等普通超市,都能看到專門的葡萄酒貨架,上面整齊擺滿了世界各地的上百種葡萄酒。
前幾年,葡萄酒市場發展迅猛。據國際葡萄園及葡萄酒組織統計顯示,2013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紅酒消費國。而財富品質研究院發布的《2013中國高端紅酒報告》顯示,近十年,中國人均紅酒消費量一直持續上升,從2002年的0.25升/人擴大到2012年的1.31升/人,增長4倍多。2011年國內葡萄酒市場規模約500億元,其中進口葡萄酒占20%左右。專家預計到2015年,我國的葡萄酒市場規模將達5000億元。
2010年以后,由于受到假酒案、商務部對歐盟進口葡萄酒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高端團購市場萎縮、庫存壓力高企等因素影響,葡萄酒市場增長漸趨穩定。
隨著中國葡萄酒消費潛力的不斷釋放,各葡萄酒生產國都把出口的重心投向中國,因此中國消費者的選擇更趨多樣化。法國、智利、美國、新西蘭等國都積極向中國消費者提供葡萄酒。
近幾年,每年都舉行春、秋兩季葡萄酒節的家樂福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超市內的葡萄酒品種比較少,只有十多種。現在隨著普通消費者對葡萄酒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超市也與時俱進,加大對葡萄酒的鋪貨,銷售也增長明顯。“隨著葡萄酒消費者的愈加成熟,消費的酒種也不再局限于紅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起泡酒等逐漸為消費者所接受和認可。”
趨勢 零關稅來襲,消費理性化,紅酒局勢或將改寫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隨著智利、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陸續實現零關稅,以及消費的日趨理性化將加速葡萄酒業變局。
繼2012年新西蘭葡萄酒享受零關稅待遇后,中智、中澳自貿區協定的簽訂標志著智利葡萄酒、澳大利亞葡萄酒將分別在2015年和2019年享受零關稅待遇。作為位列葡萄酒進口量前三位的澳大利亞和智利,在享受零關稅待遇后將加速推動國內葡萄酒市場的洗牌。 “相比于法國葡萄酒,智利和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憑借卓越的品質、適合國人的口感以及低廉的價格,正在贏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葡萄酒經銷商劉志認為,除零關稅政策外,消費趨于理性也讓高端葡萄酒的消費者不斷流失,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眾多進口葡萄酒品牌面前,理性的消費者更多選擇智利、澳大利亞等地的高性價比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