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五大模式,“每一個都能把光瓶酒做起來”
結合我自身經驗,我將光瓶酒的“活法”總結為如下五大模式,這五大模式中的每一個都能把光瓶酒做起來。
一、單點注銷
單點注銷是東北酒老村長、龍江、小村外快速崛起和快速動銷的主要原因。關于單點注銷,箱內獎和箱外獎的設置是個大學問。
快速動銷靠蓋內,蓋內獎具體而言一般要拿出35塊錢左右,每個鄉要出10幾塊錢的大獎,每個縣城要出100元左右如電飯鍋等大獎,定點爆破。中獎率上,要保持12瓶中要有8瓶以上的中獎率,在加上箱外獎的設置,便能保證單點動銷和返單率。
二、餐飲不死法
“先餐飲、后流通;先城區、后鄉鎮。”,這是結合我自身經驗總結出的“餐飲不死的秘訣”。光瓶酒做餐飲渠道,縣城要做60~150家,地級市做200-400家,堅持做半年再放流通,基本上很難死。
三、對標包量店
“對標包量店”的餐飲渠道運營模式,是通過對老村長、龍江家園、山荘老酒等具有代表性的光品酒進行調研,并結合我個人多年經驗總結而出的。
具體而言,對標包量店即:首先要找出當地誰賣得好,比如牛欄山,把牛欄山一年可以賣100件、200件的點摸出來,從3件、5件開始做,10件、50 件、80件、100件逐步做起來,每件拿出8~10塊錢要累積獎,或者做刺激,定點爆破,占據核心終端。特別是做到50到100件的店比較有效。
四、神秘的1573
“神秘的1573”,這是我講了5年的光瓶酒運營模式,對越成熟的市場越有效,對不成熟的市場而言也是一個比較量化的方法。
其中,“1”代表每個村打造1-2個能賣100件酒左右的核心店;“5”代表每個鄉鎮打造5-10店,尤其是鎮長常吃放的店、流動宴席店;“7”代表每個縣城70-100個核心店,其中,餐飲20~30家,流通50~60家;“3”代表要打造三條街,政府一條街、餐飲一條街、流通一條街。
關于如何打造三條街,有錢做戶外,沒錢做門頭,再沒錢靠海報。
此外,還要做到四個一,即:陳列第一、物料第一、門頭唯一、主推第一。只有主推第一,銷量才有可能第一。主推是人和信用的問題,體現著業務員有沒有走市場、維護好市場。
五、流行法
流行法即“高舉高打靠傳播”的運作模式,比如紅星法則、牛欄山法則、銳奧法則。
我們不應將銳奧視作失敗,銳奧也創造過奇跡,我們應總結它成功的經驗。銳奧憑借什么做起來?先植入《愛情公寓》,后來贊助跑男,歸根到底還是靠廣告。
光瓶酒特別接近快消,快消有兩大成功法則:一個是廣告法則,一個口感法則。
廣告法則即用廣告傳播打流行,比如:牛欄山崛起靠的是大傳播,30億以上的企業,主打光瓶,可以算是第一家。紅星的團隊人并不多,肖衛吾出任總經理后,采取的一個重要手段便是提高傳播力度,帶動銷售。所以,流行法也特別適合大品牌。東北酒也做流行法,做地面,地面海報、地面宣傳。
大小三盤:光瓶酒的共用模式
光瓶酒是否存在像盒酒的直分銷、盤中盤這種公用模式?我認為,“大小三盤”可以視作光瓶酒運作的公用模式。
大三盤決定了光瓶酒體量的問題,決定了企業能否快速崛起。
首先是招商盤,光瓶酒要想起量,必須實現招商突破。小村外去年為何增長80%以上?它的招商增長了181家,招商增長181家直接帶動銷售規模近一億的增長。小刀當年也是從30幾個經銷商,經過三年逐步增長到300多個。招商突破,光瓶酒才能起量突破。
其次是組織盤。有人認為,光瓶酒像快消品,越多越好,其實不然。組織盤主要在于大區經理盤,大區經理有資源、有能力就能把打開一個省的市場。
第三是市場盤,以省構建核心市場,省內再聚焦樣板市、樣板縣,如果最初就盯住樣板縣,能做1000萬已經很不容易了,至少需要幾年時間,這便很難撬動市場和養活整個企業。
小三盤則決定了動銷的軟實力,光瓶酒的動銷問題,主要依靠小三盤:
一是餐飲盤,即“先餐飲、后流通;先城區、后鄉鎮”的運作模式,在此不做贅述。
二是會銷盤,會銷主要是三個層次,比如一個縣級代理招到商,要把他的核心終端和核心批發集中到一起,開一個上市發布會,同時也是品鑒會,也是分銷會。如此,二批商也許就打開了。一個鄉鎮招到二批商同樣要把核心終端組織起來,這樣有助于分銷。另外,每個門店,在深層的核心點也可以挖掘10個消費者,30~50個聚到一起,做小型品鑒。
三是鄉鎮盤,餐飲盤和會銷盤其實都是在培育消費者,以及在單點區域密集布局。想要放量,還是要靠鄉鎮盤,即打造黃金鄉鎮和核心終端,建立“村村通、點點通”工程,實現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