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90年代的一些港片中,男豬腳想俘獲女神的心,往往很逼格的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帶他到一間高級餐廳:開瓶82年拉菲!
波爾多酒莊酒品并無優劣之分,為什么中國人那么認可拉菲?主要是拉菲最早引入中國,有先入之勢,而最早將拉菲引入中國市場的,是被稱為“亞洲紅酒教父”的香港酒商葉福章。
97香港回歸后,享受地利的香港、廣東商人開始從香港免稅店將拉菲等品牌葡萄酒一批批的運往內地的酒桌上,2004年內地減低關稅后,更是加大了這一態勢。
對,這可能就是進口葡萄酒在中國的1.0時代,當時國內大部分區域處于溫飽水平,在政務主導下的消費茅臺顯得格格不入,拉菲等法國名莊酒成為檔次宴會的標配。在物以稀為貴的時代,在內地你根本不需要做策劃、做推廣,能拿到貨就不愁賣啦,因為海量的海外劇、港產片給你造足了勢頭。
此后的10年,各個法國葡萄酒主流品牌在國內市場大展手腳,在這個黃金十年里,基本的套路還是沒什么大變化,依然延續著引進來、分出去,開一場夠調兒的品酒會,走向宴會餐桌。
截止2013年,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進口葡萄酒和白酒一樣步入了調整期,高檔酒不好賣了、以前幾個柜掃貨的客戶少了、套牌雜牌的干擾多了,給經銷商帶來直接的沖擊你能感同身受。
特別是進入2015年以來,互聯網電商的沖擊、新零售的發展、共享經濟的降臨、社群經濟的深化,帶給市場與傳統經銷商的迷茫、困惑、沖擊,從近年來成群結隊的經銷商的學習勁頭可見一斑。
所以,2015年以來,進口葡萄酒正式進入2.0時代,而“一高一化三大”是應對這個時代的核心路徑。
一高,即是高品質。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國內經濟的復蘇,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國人品質消費時代正在加速到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進入關注質量和個性的“品質消費”時代。品牌消費正在以其質量、創新、誠信等核心市場價值,拉動需求結構升級,蔬菜可以去大市場買,新鮮便宜,油鹽醬醋只在超市買大品牌的,雖然貴點,但品質有保證。品牌消費背后凝聚著質量、創新、誠信、文化、營銷等市場核心價值。消費者對卓越品質和良好體驗的追求快速提升,進入中高端商品消費能力集中釋放階段。未來消費“有品味”的特點將更加突出,即品質消費呈現爆發式增長,品牌消費崛起,品味消費逐步顯現,可持續和綠色消費理念的品格消費將進一步升溫。
而當下,隨著進口葡萄酒的日益普及,消費者對進口葡萄酒的各方面的知識越來越專業、越來越看重品質,這也是近年來消費者消費進口葡萄酒時品質升級、品種升級的直接原因,也是酒莊酒復蘇的直接反映。
一化,即場景體驗化,進口葡萄酒品牌培育的著眼點。
體驗經濟大家耳熟能詳,經濟價值的高增進性使得一杯咖啡在家里你自己沖,成本不過1元錢,但在伴隨著古典輕柔音樂和名家名畫裝飾的咖啡屋,一杯咖啡的價格可能超過50元,你也認為物有所值;美國富翁丹尼斯·蒂托和南非商人馬克·沙特爾沃斯為了體驗一把太空旅游,而支付了 2000萬美元的天價。為什么呢?道理很簡單,飲用的場景化和精神價值感知的不同,同樣材質的東西使用方式、使用場景、使用感知的不同,而給予了商品幾何式增長的溢價能力。
對于進口葡萄酒來說,圍繞品牌體驗的邏輯,貫徹于營銷活動的始終,輔以社群推廣,以下幾種路徑在接下來的品牌推廣中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首先,圍繞消費者幫助其增加對商品體驗的需求,則需要提供圍繞品牌內涵、淵源的衍生道具,對產品中加入更多的能引發消費者在感官上更能刺激消費者的元素、道具、紀念品,比如來自法國的卡思黛樂葡萄酒針對渠道商、終端和消費者開發的埃菲爾鐵塔系列品牌衍生品廣受歡迎。
其次,在與進口葡萄酒聯系最為緊密的各種品酒會上下功夫,在深度培育消費者葡萄酒飲用習慣、品質鑒賞的同時,讓消費者領略品牌的文化內涵,讓品酒會發揮進口酒專業化、格調化的優勢的前提下,融入中國的人情味。
最后,依總部為平臺依托,組建各核心區域的圈層俱樂部,以其為核心發起有關品牌的多元化場景活動,以建立核心消費群體的消費忠誠,并影響和帶動更多的群體加入到品牌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