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2011年,我采訪您,那時您將全球最大洋酒公司帝亞吉歐作為超越的目標去追趕,時隔6年之后,茅臺在市值、單品銷售額上超越了帝亞吉歐,請簡單介紹一下“十二五”以來茅臺取得的發展成就。
袁仁國:雖然茅臺股票市值已經超越帝亞吉歐,但銷售收入還沒有它高,所以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為此我們會一直努力奔跑向前。
“十二五”以來,茅臺集團認真落實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主基調、主戰略,貫徹落實“一看三打造”發展戰略和“三個轉型、五個轉變”的總體要求,堅持改革開放創新,積極主動適應新常態,堅守發展、生態和安全“三條底線”,深入推進“十企”戰略,發展基礎持續夯實,轉型升級持續加快,企業活力持續增強,整體效益持續提高,行業地位持續鞏固,企業影響持續擴大,社會責任持續彰顯,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有新、穩中有好”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組數字可以是很好的說明:
目前茅臺酒廠區面積達15.03平方公里,正好是國家技術質量監督總局給茅臺頒發的原產地域保護面積。我們是當下中國庫房最多的酒企,擁有庫房200多個,每個庫房存酒達1500噸。
截至6月3日,茅臺股價447元,股票市值已達5600億元。2016年,茅臺集團的白酒產量為9.25萬噸,占白酒行業比重0.68%;銷售收入為508億元,占白酒行業比重8.29%;利潤為256億元,占白酒行業比重32.11%;總資產為1397億元,占白酒行業比重21.83%。
“十二五”以來,茅臺集團累計實現白酒產量48.75萬噸,銷售收入2327.4億元,利潤總額1245億元,上繳稅金848億元,企業資產總額達1396億元。
茅臺集團白酒銷量、銷售收入、利稅、上繳稅金等增速均高于白酒行業,總產值、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工業,利潤總額增速高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保持了白酒行業排頭兵的地位。
今年,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的“2017全球烈酒品牌價值50強”排行榜(Top 50 spirits brands 2017)中,“茅臺”排名首位,品牌價值為115.48億美元。
此外,2017年度的全球品牌500強榜單,茅臺排名118位,居中國酒類品牌第一的位置。
5月19日,茅臺股價突破440元大關,市值突破5500億元,超過全球酒業巨頭帝亞吉歐,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性酒公司,是名副其實的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
主持人:取得這樣的好成績,茅臺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袁仁國:這些年來,我們在質量、生態、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企業快速發展夯實了基礎:
一是制定系統的戰略規劃、清晰的戰略目標、明確的戰略任務和具體的戰略舉措,茅臺在“十三五”規劃中對未來五年的企業目標作了自我定位:“通過產融結合打造多元化發展的大型酒業投資控股集團,成為受人尊敬的世界級企業,享譽全球的國酒茅臺。”
我們根據戰略發展需要,對現有業務與利潤主體進行合理對接,對現有業務板塊進行有序梳理,使各子公司及各業務板塊的管理模式及業務定位更加清晰,形成集團多元化、利潤中心專業化的局面,形成具有高效率、高協同的業務模塊與業務線,為傳統產業在互聯網時代贏得更多機會與時間。
二是茅臺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把質量視為生命,發揚“按圖施針、精準發力、持續用功、鉚足干勁”的繡花精神和“精益求精、精雕細琢、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秉持“崇本守道、堅守工藝、貯足陳釀、不賣新酒”的質量理念,遵守“產量服從質量、成本服從質量、效益服從質量、速度服從質量”的“質量四服從”工作原則。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茅臺建立完善了質量控制管理體系,確保產品出廠合格率達100%,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一流的民族精品。
三是大力進行營銷創新,創造性推出九個營銷,即:工程營銷、文化營銷、服務營銷、誠信營銷、感情營銷、網絡營銷、事件營銷、個性營銷、智慧營銷,成功推動茅臺消費轉型升級。2012年茅臺直接或間接的公務消費達30%,如今不到1%。
現今茅臺的消費主體為中產階級,以個人消費、休閑消費為主。
數據顯示,中國中產階級有1億多人。而每年出廠的茅臺酒不到6000萬瓶,以此計算,1億中產階級每人每年還分不到一瓶。
四是牢牢守住生態底線。2012年時任貴州省委書記栗戰書曾提出,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以及一看三打造目標,貴州白酒自然看茅臺,看什么呢?
生態是其中重要一項。我們提出,要讓茅臺酒廠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文起來、撐起來、彩起來,把茅臺酒廠建成一個花園工廠。
周恩來總理身前就明確指示:赤水河茅臺酒廠上游100公里不能建化工廠。為了保護環境,茅臺斥資2億多元,把所有煤鍋爐改造成氣鍋爐,在廠里修了3個污水處理廠,如今茅臺酒廠污水處理達標率100%。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完成率、公布率100%。茅臺酒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下降17.1%。廠區空氣優良率達99%。
去年職工植樹達200多畝,僅廠區就新增綠化面積3.8萬平方米。
茅臺已經連續多年每年安排資金5000萬元,支持赤水河流域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
十多年前,茅臺酒廠對岸的山頭上還是光禿禿的,如今在社會各方努力下,已經是綠樹成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