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之上是老酒。中國白酒特有的文化內涵,也催生了老酒市場的持續火爆。歷久彌香,年份成了隱形的價值標志。然而,你真的能對市場上那些琳瑯滿目的“陳年白酒”做到心明眼亮胸有成竹嗎?
老酒市場有了“定海神針”
近些年來,陳年老酒無論是作為酒品飲用還是資本市場投資,都火爆異常。不僅諸多投資機構、上市公司都高調進軍陳年白酒領域。大眾消費者也對具有投資屬性、收藏屬性和品質屬性的優良白酒情有獨鐘,意圖保值增值獲得更大的價值回報。
與此同時,幾乎是共生共存,且規模不斷擴大的小作坊酒販子也躍躍欲試,試圖把水攪渾從中漁利。這些不法分子機關算盡,花招百出令人防不勝防,高仿的水平甚至不斷升級換代,幾可亂真。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由中國酒業協會制定的團標《T/CBJ 2202-2019 陳年白酒鑒定規范》橫空出世,被廣大老酒愛好者稱為老酒市場的“定海神針”。
2021年11月16日,由中國酒業協會制定的《T/CBJ2202-2019 陳年白酒鑒定規范》,和其他共111項團體標準被列入2021年百項團體標準應用示范項目,并進行了公示。該標準在陳年白酒定義、陳年白酒鑒定基本條件、申請、鑒定與監管等方面都有具體規定,為專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提供了科學、規范的依據。
中國酒業協會一直致力于促進陳年白酒在酒類消費市場和收藏市場中實現更大發展,積極努力推動陳年白酒鑒定、收藏、交易的陽光化,規范化,引導陳年白酒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讓家有老酒、品味老酒成為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品質表達。
“老酒鑒定師” 保駕護航
邁入“十四五”,中國酒業進入了產業轉型和品質升級的加速期,陳年白酒已經成為卓越品質的代名詞,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收藏老酒、品味老酒、研究老酒,“存新酒喝老酒”正在成為新的酒類消費時尚。
相對而言,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老酒已經進入枯竭期。資源的存量交易、鑒定環節、再循環問題等等,隨著消費者獲取渠道多元化以及新媒體信息的引導,老酒價格日趨透明。而大量成熟玩家和投資者的進入,又不斷推動了老酒收藏領域進入了新十年的大變局。
鑒定作為老酒收藏生態鏈中獨立的一環,越來越凸顯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作為一項專業技能,需要不斷積累大量的實戰經驗之外。鑒定技術和鑒定手段也日新月異,老酒鑒定專家的價值也更加凸顯。
外觀鑒定和感官品評相結合,觀察整體品相和包漿,酒標是否干凈完整,酒線位置是否符合標準,封口膜是否完整,金屬蓋是否規矩,是否有撬蓋的問題,動態堆花的變化,以及聽覺、味覺的輔助等等,外觀鑒定和感官品評相結合,流程之嚴謹不亞于中醫的“望、聞、問、切”。
由中國酒業協會名酒收藏委員會主辦的“中國陳年白酒鑒定師培訓班”,面向廣大名酒收藏愛好者、老酒領域從業者開設的專業課程,包括白酒歷史文化、釀造工藝、品評技藝、真假鑒定和價值評估等。內容豐富、理論與實戰相結合,深受廣大老酒愛好者的歡迎。自開辦以來,全國各地已有千余人參加培訓并通過考核,取得了“中國陳年白酒鑒定師”證書。
“老酒回家”IP化打造
老酒,既有酒自身的物質特征,也有它在時間流逝中所形成的精神內涵,更是每一款名酒發展演變的歷史見證。
近幾年,中國酒業協會名酒收藏委員會還開展了多場老酒鑒定活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也一直致力于探討如何把陳年老酒的鑒定形成一個專業和職業,“老酒回家”IP化打造,就是這一工作的具體實施和落地。越來越多的老酒愛好者,通過參與這一活動,深刻體驗了老酒獨特的歲月魅力和傳承價值。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曾充滿詩意的表示,老酒是歲月的承載、時間的容器,是文化的篇章、情懷的堅守,是價值的回歸、歲月的積淀,也是藝術的表達、美學的象征。家有老酒,美好生活將多一份幸福與期許,醉美時光也將多一份詩意與雅韻。面向未來,陳年老酒的品質文化之美與時光藝術之美也必將走入尋常百姓家,在煙火人間綻放出奪目的光彩,為文化自信增添芬芳的表達。
未來,中國酒業協會將繼續通過若干場名酒老酒的批量鑒定、系統鑒定培訓的開展、鑒定標準的貫徹實施,凈化、規范引領老酒市場,樹立積極文明的行業道德風尚,提高酒類收藏與鑒定水平,促進酒類交易的誠信規范,為愛好老酒收藏的消費者服務,引導消費者欣賞名酒、品味老酒的品質和文化,促進中國酒類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每一瓶老酒,都是一個時代的見證,它珍藏著一代代中國人記憶的片段;每一滴醇香,都是一段歷史的記載,蘊含著過去與未來。
老酒鑒真,讓老酒收藏更有保障、更有價值。(原標題:老酒市場持續火爆 “權威標準”重磅入列 ——團標《T/CBJ 2202-2019 陳年白酒鑒定規范》榮列應用示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