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送爽,醬酒飄香。10月25 日,著名白酒專家、四川大學白酒博士后羅愛民教授赴醬酒核心產區茅臺鎮的醬人席大師工作室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調研,并與醬人席大師工作室發起人、貴州仁懷宏盛酒業總工、貴州大學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客座教授席玉進行了深度交流。這也是羅愛民繼參加郎酒廠吳家溝生態釀酒區啟動儀式后,進行的又一次對醬酒產區的實地調研。
據了解,羅愛民作為著名白酒專家和四川大學白酒博士后,其長期以來從事醬香白酒的重點課題研究,先后參與國家和省市項目的多項科研課題,尤其是對仁懷醬酒產區的研究贏得了業內的廣泛贊譽。
此次調研期間,羅愛民深入貴州茅臺鎮宏盛酒業智能釀造車間以及醬人席大師工作室的分析實驗室、酒體設計中心等,分別就工藝操作、品質管控、酒體風味等醬香白酒的工藝與技術方面與席玉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羅愛民指出,席玉在“四甲基毗嗪的選育及其應用研究“和“醬香型白酒的勾調與開發”等課題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羅愛民也高度肯定了席玉在仁懷產區深入實踐努力探索,堅持以科學技術為醬香傳統工藝服務的理念,并希望席玉可以更多的參與到川、黔兩地的醬酒工藝技術交流當中,對醬酒品類進一步健康向前發展獻計出力。
公開資料顯示,席玉作為中國白酒手工制作傳承人,長期致力于蒸餾酒的工藝及技術研究,是中國白酒“產區+香型”學術理論提出者,因對醬香型白酒的深刻把握、獨特理解和神奇盤勾能力,被業內譽為“醬人席”、“舌尖上的藝術家”等。同時,席玉還特聘為四川大學“食品發酵與釀造新技術研究室”研究員以及貴州大學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客座教授。
席玉表示,作為一個四川人,在貴州茅臺鎮從事醬酒工作近20年。在實踐中不斷成長,非常愿意將自己所學所得能夠反哺家鄉,積極參與到四川醬香白酒產業中去。
眾所周知,目前,醬酒的消費人群正加速擴散,醬酒品牌群正逐步形成,醬酒十年不衰也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數據顯示,醬酒產能僅占中國酒類產能的10%左右,但貢獻了行業36%的利潤。業內預計,未來五年醬酒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500億。
在席玉看來,醬酒正在改變酒業的發展形態,尤其是去年,醬酒爆發出的巨大力量也正在快速改變白酒消費市場。以川黔為代表的醬酒品牌,由于得到市場的一致青睞,其價值扶搖直上。此外,面對白酒國際化的趨勢,行業應該形成“香型+產區”的復合式質量理念,以便在講好中國白酒故事和內涵的同時,讓世界更好的傾聽中國白酒的聲音。
需要指出的是,在行業調整和疫情沖擊的雙重壓力下,一二線名酒企快速穩住了業績波動,如19家白酒上市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已有13家營利實現了雙增長。高端酒量價齊升,次高端以及醬酒板塊發展超預期,這都預示著行業正穩固的向前發展。此外,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白酒行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