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末,在B2B風潮方興未艾之際,平臺電商向微商挺進似乎又成為新的潮流。一邊是阿里巴巴的“微供”,另一邊則是知名的酒業垂直電商酒仙網推出“密鑒”、“豐谷酒坊”等微商專供產品。
原本屬于個體領域的微商,竟也被電商大佬盯上。難道做慣了B2C、O2O、B2B之后,電商平臺也要全網通吃?大佬做微商的出路何在?
電商模式演變
從電商平臺到挺進微商,大佬們的商業模式一變再變,緊追潮流。不過各種模式的發端,都是從B2C開始的。
“B2C是所有電商平臺最初發展的模式,也是他們各種商業模式發端的根本。”酒業營銷專家田震認為,B2C就相當于傳統的經銷商一樣,因為它處于上下游的中間位置。
但是在電商初期的光環褪去之后,所面臨的問題接踵而至,一方面是處于中游的電商缺乏議價權、更缺乏對于上游鏈條的掌控。另一方面,則是垂直電商在吸引流量方面迅速落于綜合電商的后面。
“傳統的高價值、高市場占有率的產品,譬如飛天茅臺、普五等,酒業電商無從切入,再加上初期傳統酒企對電商有抵制心理。”田震認為,這是后來一系列問題譬如電商與茅臺、五糧液等矛盾不斷的根源。
在這兩方面問題的沖擊下,酒業電商迅速尋求解決之道。
前一個問題使得酒業電商向上游挺進,在與酒企普遍達成合作的情況下,獲得正規渠道授權,與此同時,酒業電商業追求與酒企合作定制產品,以獲得高額利潤空間,強化對于部分產品的掌控。
后一個問題,則促使酒業電商走上了O2O模式,以尋求對消費者的直接對接。
對上游供應鏈的間接掌控,O2O引流短期難見成效的情況下,促使了酒業電商向B2B轉型。2015年間,諸多酒業電商紛紛進軍B2B,以自身的定制化產品,以自身的網絡影響力、配送能力,大量招商,試圖占據原本屬于傳統大商的資源。
2016年,擁有了上游品牌資源(與酒企合作的定制化產品)的酒業電商,再度瞄準了屬于個體資源的微商領域。
“個體資源雖然微小,動銷能力不及B2B模式下的區域經銷商,甚至普通終端商,但是勝在數量眾多。”酒業經銷商魏文輝認為,酒業電商進軍微商領域,未必將其視為主線,但利用現有的上游資源進行布局,不失為順勢之舉。
在諸多業界人士看來,平臺背書、定制產品(電商與上游廠家合作產物)、足夠的利潤空間,成為酒業電商進軍微商的必勝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