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終端專場的概念:很多企業與終端有協議,例如:包量協議,陳列協議,專賣協議(價格帶專賣、全場專賣等),專促協議等等,通過這些協議,利用終端關鍵人物的作用,控制本競品的終端流速。
關于這些協議,大多是灰色的,協議簽訂完也不敢放給終端,甚至一些用別稱來代替關鍵詞,也就是說從法律角度是不合法的!但是,無論在酒業還是在其他快消品行業,終端協議屢屢見效、司空見慣。
2. 關于終端專場:一般理解為某個終端在某個價格帶,或者全部價格帶專門銷售某個品牌,分為自然專賣和協議專賣。簽訂專賣的目的是通過協議進行排他,組織無對手落地的同時,實現本品銷量的最大化!
3. 協議專場的攻防動作與其他協議終端(例如:包量店,陳列店)維護動作基本相通,故而今天我們針對終端專場攻防動作進行分解,舉一反三!
一、競品買店,怎么辦?
所謂競品買店,就是競品在某些終端,采取終端個性化協議,一店一策的方式進行與終端的協議運作。目的有兩個:1.本品落地。2.排他性銷售。
遇到對手買店,是一個很頭疼的事情:本來昨天賣的好好的,今天到店里一看,本品找不到了,要么被藏起來,要么被換走。
應對動作:事前
1.摸底:了解是競品廠家還是經銷商要買店?是只買這一家還是全面買店?如果是全面買店,立即匯報總部,如果只買一家,由當地辦事處自行應對。了解競品準備買店的費用是多少?包量是多少?有沒有陳列條款?我方買店的合同執行的怎么樣?如果合同約定的銷量未完成,則要求餐飲店延長時間,必須完成合同銷量,爭取時間,再想辦法解決。
2. 算帳:計算本品現在的投入產出狀況,買店期間的我方毛利=(供價-廠價)×總銷量-導購費用(導購管理費、導購人員費用)-其它促銷費、贊助費,看是否大于現有的買店費。預估未來我們增加中高檔新品,增加促銷人員駐場促銷,增加其它消費者促銷等投入后能獲取什么樣的銷量回報,將來的毛利是否大于提高后的買店費?
3. 評估:該餐飲店是不是飲食街金牛店,對其它餐飲店是不是有巨大的戰略影響,設定自己可以承受的虧損上線,同時還要考慮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會不會抬高本品在其它餐飲店的買店費。
4. 平時啟動常客獎勵計劃:即消費者在該店促銷員手中購買本品達到相應坎級,可以獲得額外獎勵(禮品、抽獎等)。餐飲店最怕的是消費者不滿,不到他這里吃飯。
事中:找老板談判
1.餐飲店談判——圍魏救趙
先假裝不知道,向店老板展望美好未來,記得帶上詳細的促銷方案、品項結構和利潤預測。目的是給店老板制造幻覺,覺得繼續合作下去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
找關鍵人物替你說好話,利用利益結合,這些關鍵人物可能是吧臺、采購、大堂……
間接公關,比如:消防大隊,交警、公安……
在周圍的餐飲店、零店搞活動刺激他。
2.餐飲店談判——投其所好
強調商業信譽,我們有約在先,目前銷量沒完成,要延長合同時間。
業績回顧:合作期間的銷量,利潤,投入的各種費用,表示吃了大虧,哭窮。餐飲店有多少人喝本品,一桌吃多少錢的菜,即告訴老板本品給他帶來了多少來客數,每桌的客單價是多少。
告訴店老板不要為了賣酒砸了飯碗(消費者已經喜歡上了我們的酒,喝不到會不滿)。別忘了我們的常客獎勵計劃。告訴店老板不要得罪消費者。
3.絕招+損招
忽然抬價、故意抬高買店費,然后撤退,給競品挖坑。
挖坑+埋雷=熟知店內產出與銷量,讓競品跌入虧損泥潭。
事后:釜底抽薪
買店內暗促(服務員、吧臺)買通店內關鍵人物,偷賣。利用客情不允許競品在店內兌開瓶費,而我方產品可以兌開瓶費,拉籠服務員銷售產品。
組織人到店內指名點要酒。
在周圍餐飲店搞活動。
在附近零售店鋪貨做陳列,刺激自帶酒水。
制造競品的產品客訴
停車廠發傳單,消費者點要本品,我方送進店里。
門口搞贈飲,你花錢買店,我花錢買消費者。
關鍵詞:專賣合同不過是一張紙而已!越是對手專賣店越要拜訪提升客情,不能被因為對手的一張協議掃地出門!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墻法!
二、以攻為守——如何攻破競品的專場?
簽了專場不拜訪、那就不可能會專場、做業務誰跑的勤快誰的鋪貨率就高;專賣場產品結構不好,投入產出太差,無力續約,自已把專場做垮。
1. 搞定店方
硬打硬拼:高頻率拜訪、然后說“你去年做某個酒賺了多少錢今年我讓你賺的比去年多,達不到,我補給你”。
白送餐飲店一部分酒、你不可能不要,例如:白送你一瓶擺起來、再在旁邊貼一張海報;混了臉熟,建立了客情后再找機會滲透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