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18日,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在分會會議上,洋河股份副總裁朱偉做了“白酒產業創新發展”主題分享,談及白酒創新發展的必要性,透露未來五大白酒產業創新方向,酒業家記者現將朱偉演講重點內容整理如下:
不創新跟的上嗎?
在講白酒產業創新發展之前,我想首先講一講我對于白酒產業的基本判斷,這是講創新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對于白酒產業的基本判斷,我總結為16個字:剛性需求、消費升級、持續擴容、堅定看好,這是我對于白酒行業的基本看法。這和短期的行業起伏沒有關系。
今天的題目是白酒產業創新發展,首先就要說一說為什么要強調創新發展?不創新能不能發展?可不可以不提創新發展?對于這個問題,我想從四個方面表達自己的看法:
第一,創新是產業經營、企業經營永恒的主題,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歷史階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之下,整個社會、整個自然界幾十億年以來都是一種創新演變的過程,創新能力是企業生存能力最重要的標準。不論是作為一個行業還是一個企業,如果說失去創新的意識、創新的能力的話,這個企業或者行業離沒落也就不遠。
第二,白酒產業的環境發展變化越來越快,由不得我們愿不愿意來創新。2012年之后,十八大、加上全球經濟危機和三公消費限制的政治經濟因素雙重疊加,帶來這一輪行業調整,帶來行業復蘇,幾乎每幾年都是一個深刻的變化,在這種環境變化面前,企業不創新能跟上嗎?除了環境的變化之外,從營銷的角度來說,過去幾十年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從傳統渠道到團購,從線下走到線上等等,在這樣一種大的變化之下,企業或者行業不創新能不能跟上?
第三,白酒產業面臨其他酒精飲品的競爭威脅,“白酒是剛需”,其實這句話講的既有底氣又稍微有點心虛,心虛在哪里?更準確的說法是“酒精飲品是剛需”,并不是所有國家都喝烈性酒,酒精產品也得到了消費者的滿足,白酒面臨著其他品類的競爭威脅。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有某一個酒精飲品既做得非常好,非常有品位,價格非常實惠,營銷做得淋漓盡致,你能確保份額不被別人拿走嗎?不敢保證。2000年前后比較普遍說法是“白酒是夕陽產業”,現在看來,這個觀點很大程度是因為當時白酒產業的創新意識不足、創新能力不足。
在這種背景之下,包括洋河股份2000年之后的發展,從反面也能說明,創新給企業帶來的競爭力。洋河藍色經典推出之后,不論是品質,還是藍色包裝,還是超過100塊錢的價格定位,還是我們的品牌訴求,還是我們的營銷模式,都做出了和當時環境相比非常大的創新,這個創新帶來我們之后十幾年的發展。
第四,高利率導致行業創新動力不足,這也是我們白酒行業要正視的一個現實,人都是有慣性的,企業也是有慣性的。過去十幾年以來,整個白酒行業最大的特點,除了繁榮之外,最根本的特點是利潤率非常高,所有企業都處于舒適區之中,主動求新、求變、自我革命的動力嚴重不足。這種背景之下,更要未雨綢繆,晴天修房頂,要有長遠眼光、危機意識。如果一個企業或者一個產業不僅能夠跟上創新,而且把創新作為自己發展的最主要驅動力的話,這樣的企業和產業的發展不可限量。
白酒創新五大方向:產品開發、營銷模式、品牌文化、管理機制、發展戰略
再來具體說一說白酒產業創新發展到底有哪些方向。
白酒產業創新發展的第一個方向就是產品開發創新,這是大部分企業創新發展最重要的起點,產品開發創新強調的關鍵詞是“回歸原點”。互聯網時代最大的特點是信息透明,在這一背景之下,產品、產品力對于營銷的決定性越來越大,好產品自己會說話,自己會傳播。如果說哪個企業基于技術研發上的產品創新能夠做到足夠的絕對的領先優勢的話,在營銷上就可以做到不戰而勝。
第二個方向是營銷模式創新,關鍵詞是要“與時俱進”。營銷模式創新從四個方面展開,首先,白酒行業可能要做的不是創新,而是向其他消費品行業和企業去學習,用“拿來主義為我所用”。
其次,在這樣一種學習的基礎之上,白酒產業要有自己的創新變化,因為我們既是消費品,又不是普通的消費品,我們和其他消費品的區別很大,比如說白酒的價格帶非常寬,產品價格總體偏高消費頻次偏低,在渠道上,除了傳統渠道之外,我們還有團購渠道、家宴渠道,這些都是我們在學習借鑒其他消費品模式經驗的基礎之上,需要立足于自身做一些創新性思考。
再次,營銷模式創新要順應互聯網浪潮。互聯網大潮之下,白酒行業最近幾年變化是很大的,特別是商業生態的變化,如1919就是應運而生的新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