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要用老面,醬油、酸菜要用老壇,連鹵肉飯的鹵汁都要用老電鍋一滾再滾。。。酒也一樣,在中國有陳年佳釀之稱。難道酒品一定是越老越好嗎?下面佳釀網小編就要談幾個常見的迷思與偏見,給各位朋友做個參考。
一、怎樣才算是陳年?
每個人家里大概都有個電視柜,放著一些酒標泛黃,不知從何人何代傳下來的各種酒類。許多人會認為——“只要沒開瓶,放著就是陳年”,打算放個十幾二十年,再去賣個好價錢。太天真啦!
烈酒的算法很單純,只有“在橡木桶里”才算是陳年。電視柜里的12年威士忌就算擺上一百年也還是12年,而不是112年。
葡萄酒就比較復雜,放在橡木桶里的時間當然是陳年,叫做“桶陳”;裝瓶后置于良好環境下的時間也算是陳年,叫做“瓶陳”。不過一定要記住關鍵字“良好環境”,亞熱帶地區民房的電視柜中絕對不是良好環境,那是“催熟”,而不是“瓶陳”。
二、所以只有放在木桶里才是陳年?
也未必,講究酒體輕巧、活潑爽脆的白葡萄酒或起泡酒,往往就只用不銹鋼槽發酵或陳放,而不入橡木桶。某些區域的葡萄酒,為了遵循古法,會利用陶罐進行發酵、陳放,產生與橡木桶迥異的風味,這也是陳年的一種。
此外,用傳統制法釀造的起泡酒(香檳之類)裝瓶后,會在酒窖中放上好幾年以進行二次發酵,技術上來看,這也可以視為一種陳年。
三、聽說酒色越深表示陳年時間越長?
這是烈酒的經典迷思,先談件酒商通常不愛提的事:威士忌釀造的法規中,容許酒廠添加“酒用焦糖”調色。這種焦糖沒有甜味,只是能讓酒的色澤變得更深,增加賣相。酒標上若無明確標示“未添加焦糖”,則多半可以推測其經過調色。
除此之外,用以陳年的橡木桶種類也有直接的影響,木桶內層的顏色深,酒的顏色當然就深。至于影響葡萄酒色澤的因素,品種與瓶陳時間遠比桶陳時間大得多。而且通常紅葡萄酒是從紫紅變磚紅,看起來是變淡,而非變深。
總之,以顏色深淺來判斷陳年時間是非常不可靠的作法,諸君不妨多加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