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從來不缺少新聞,本次中央環保巡視督查組的進駐除了“制造”出不少新聞外,更是讓整個酒水行業都不淡定了。
以成都為例,小餐飲受到沖擊、路邊燒烤停業、洗車房“關門”、茶樓酒吧歌廳等娛樂場所限定時間營業(消費力受到影響)。與此同時,涉及行業的企業停工或停產接受整改(供應產能受到限制),衍生行業及周邊配套行業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行業結構受到沖擊)。
很多涉及到酒水產業鏈的“玻璃廠、紙箱廠、印刷廠、物料廠”停工或停產,不少企業受到大額度的罰款或行政處罰。這一次“環保巡視督查”可能離我們的生活很近,甚至已經慢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社會事件:
第一輪:2016年7月19日至8月20日
區域: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等8個省(自治區)開展為期一月的環保督察,整改單位8570家,立案處罰2600家,約談近2000人,問責3422人,拘留253人;
第二輪:2016年11月24日至11月30日
區域:上海、湖北、廣東、重慶、陜西等7省市實施督察進駐,整改單位11962家,立案處罰6310家,約談4666人,問責3121人,拘留265人;
第三輪:2017年7月29日到8月1日
區域:遼寧、安徽、福建、湖南等七省市,整改單位12265家,立案處罰4388家,約談4494人,問責2976人,拘留273人;
第四輪:2017年8月7日至8月15日
區域:8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陸續對吉林、浙江、山東、海南等省(區)實施督察進駐,整改單位7457家,立案處罰2115家,約談1113人,問責1797人,拘留146人……
據了解,督查要點重點指向水污染(水、固廢處理)、大氣污染、區域生態環境破壞、保護區破壞等方面。涉及行業:鋼鐵、電解鋁、化工、水泥、煤炭、玻璃。
那么,釋放出何種信號?治污問責風暴將持續推進,未來,行業環境將趨于平等,酒企應盡快制定應對措施,小微產能(含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業)將進一步被淘汰,或許將有新一輪產業升級效應產生,消費將升級。
酒水產業鏈上游調價成為必然
首先,包材全行業漲價成為必然。酒水旺季即將到來,各酒企備貨季也將到來,很顯然酒水包材環節直接受到沖擊,但還沒有形成全行業性質的漲價浪潮。同時,在未來可預期的新N次“環保巡查”不確定因素的刺激下,全行業性質的價格調整必然到來。對于包材廠商來說,大多受到影響的區域已經在考慮調整價格,沒有受到直接影響的區域必須提前思考未來的價格政策。
其次,包材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必然提前到來。對于很多包材企業來說,一直都處在利薄陰云的籠罩下,未來不調價的微利尷尬更心酸。小微包材企業在大環境的影響下面臨著全行業升級機遇(淘汰低劣產能是國家的大政策,更是行業發展的新動力),各包材企業都應該抓住新的機遇。
再次,理性漲價成為必然,每輪調整也罷、機遇也罷,都伴隨著需求變化、價格調整。理性漲價的核心是把控客戶資源,與客戶共同承擔風險、共同研究應對措施。短時間內,需求將向一部分區域、品類集中,包材企業不要盲目擴大或縮小產能,更不要盲目漲價或調價,應該及時把握行業動向,研究行業需求,以作更好的應對。
物以稀為貴似乎并不適用酒水行業及上游的包材行業,主要因為酒水產品整體供大于求、同質化現象嚴重下,但是社會環境的變化將逐步改變人們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