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酒,是近期霸榜酒業的熱門話題。
從瀘州老窖研發出28度國窖1573,到洋河推出33.8度微分子酒,再到五糧液、古井貢酒與舍得酒業分別上線29度五糧液・一見傾心、輕度古20與舍得自在,幾乎每個月都會推出幾款新品。
這些產品上新速度之快、被寄予厚望之高,唯有二十五年前的高端白酒能與之媲美。低度酒也想接替高端白酒,引領酒業繼續發展。
二十五度春秋,低度酒能否重現高端白酒的榮光?
歷史是個圈,總在重復中前進。誰也沒想到,高端白酒與低度酒竟會走出相似的路線。
在本世紀初,行業處于深度調整期,大家不清楚白酒這艘大船該駛向何方。
在此之前,酒業走平價路線,光瓶酒是絕對的市場主力,瀘州老窖甚至打出“好酒不用裝”的口號。企業把如何低成本生產產品作為重要的經營指標。
但是,受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山西假酒案與2001年“量稅改革”三重打擊,中國白酒低端之路走到了死胡同:全國白酒企業數量從3.7萬家下降至2020年的不足1000家,淘汰率超97%。
當時,行業舉步維艱,情況比現在還糟。
此后,中國乘著加入世貿組織、申辦奧運的東風,經濟逐年增長,大規模城市建設催生了大量政商用酒的消費場景,于是高端酒成為行業擺脫困境的重要推手。
在行業轉型的窗口,誰能把握歷史機遇,誰就能成為下個時代的弄潮兒。
2001年,瀘州老窖以明代釀酒窖池為品質背書,重磅推出國窖1573,旨在打造一款具有獨特文化內涵和高品質的高端產品,以提升企業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到第二年,國窖1573營收達到5.52億元,為公司創造了一半的營收。
其他酒企也早已看到高端市場的發展潛力,在這前后相繼推出青花郎、水井坊、洋河藍色經典、舍得、內參等一大批改變行業走向的高端、次高端產品。此后,高端白酒踩著中國經濟發展的節拍,逐漸長成參天大樹。
博研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高端白酒市場規模突破1800億元,未來五年將劍指3000億元。
如今,低度酒也畫出了與高端白酒相似的發展路線。
隨著酒業深度調整,高度酒的銷量從2017年開始逐年遞減。而在商務宴請中,部分追求健康飲酒的消費者渴望將低度酒作為高度酒的替代品,以降低商務飲酒對身體的消耗;對于年輕消費群體,低度酒良好的利口性對初次飲酒者十分友好,且主打個人自飲與朋友小聚等輕社交消費場景,顯得時尚炫酷。
多重因素推動低度酒快速發展。據中國酒業協會預測,2025年低度酒市場規模將突破740億元,未來年復合增長率達25%,增速遠超白酒行業整體水平。
目前,從瀘州老窖研發出28度國窖1573,到洋河推出33.8度微分子酒,再到五糧液、古井貢酒與舍得酒業分別上線29度五糧液・一見傾心、輕度古20與舍得自在,眾多名優酒企都渴望在低度酒開辟新的戰場。
在產品打造上,輕度古20憑借“輕飲無負擔,甘美易入口”的特點,引領白酒行業的輕度化趨勢;舍得自在的酒體由6年基酒、20年與30年老酒勾調而成,品質卓越。
在品牌營銷上,五糧液・一見傾心定位為“面向年輕群體的高端低度白酒”,以“享青春,我樂意”為口號,簽約鄧紫棋為全球代言人,精準切入年輕消費市場;輕度古20以“養生、養身、養心”為核心理念,構建現代型白酒消費價值觀,力求成為中國白酒輕度化引領者。
在成績上,舍得自在上市36小時,熱銷1.2萬單;2024年,38度國窖1573營收已達到100億元規模。
低度酒以獨特的定位、卓越的品質滿足新時代消費需求,有望和當初的高端白酒一樣,走出昂揚向上的發展曲線。
一方面,兩者都處在新舊時代轉換的重要窗口期,大家對未來都充滿未知,市場等待開拓;另一方面,各大名優酒企都以獨特定位,密集推出品質卓越的產品,二者存在諸多相似性。
但是,要把愿景變為現實,酒業需要做好走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準備。
機遇與挑戰并存,低度酒如何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
任何新事物要獲得市場的廣泛認可,都需要全產業鏈做長時間、大范圍的基礎工作。
二十五年前,酒企開拓高端市場便遵循這個道理。
從口子窖發明“盤中盤”模式,到五糧液與瀘州老窖分別推出大商模式與柒泉模式,再到洋河先后推進后備箱工程、“4×3”后終端營銷模式與522極致化工程,各大廠商在消費者培育、市場推廣、企業文化建設等各個維度提升高端白酒的市場滲透率。
2017年,茅臺更是以鏈接核心消費者為目標,舉辦了“首屆全球茅粉節”。如今,茅友(粉)嘉年華走進了全國各大消費市場,以豐富多樣的活動內容與核心消費群體保持深度交流,不斷拉升茅臺品牌價值高度。
任何偉大愿景的實現,都需要團隊具備堅強的毅力與強大的執行力,才能奔向理想的“耶路撒冷”。
二十五年后,低度酒想要走進尋常百姓家,依然需要打好一系列組合拳,而當前仍面臨不少挑戰:
一是消費群體定位模糊。當前低度酒究竟面向年輕消費群體,還是作為高凈值用戶的高度酒替代品,尚未明確。
消費人群不同,所需提供的產品也存在差異。
針對前者,當前低度酒的市場售價基本都超過300元/500ml,而年輕消費者因經濟收入有限,且較少接觸商務宴請,大多消費終端售價在300元/500ml以下的產品。
產品定價與消費者消費實力存在偏差,必然會影響低度酒的后續發展。
對于后者,其主要消費場景為商務用酒。商務消費講究圈層屬性,需要獲得整個高凈值用戶群體的認可,才能走上商務宴請的餐桌。
兩個目標人群的差異,讓企業制定的策略會出現偏差。
二是消費場景培育不足。除少部分地區有飲用低度酒的習慣外,其他市場缺乏低度酒的消費場景。消費場景的缺失,更無從談起銷量與發展。
38度國窖1573能夠成為百億營收的大單品,除了選擇有喝低度酒氛圍的北方市場外,還在團隊配置、市場推廣、品牌營銷上做了系列調整。
在團隊配置上,2015年前后瀘州老窖在河北設立專營公司,加強市場推廣和渠道拓展,并在省會石家莊等地試點直營模式,強化終端控制。
渠道數據顯示,該產品在河北省11個地級市已實現全域覆蓋,且幾乎全部市場銷售額破億,占據瀘州老窖在河北市場整體份額的約80%。
在營銷創新上,38度國窖1573通過融入時尚藝術、贊助高端體育賽事、跨界聯名、深耕社交媒體內容等方式,跳出傳統餐飲場景,融入“悅己小酌”“微醺社交”等新消費語境,成功塑造出輕松、時尚、有品位的品牌形象。
通過系列營銷,38度國窖1573向消費者傳達酒精度雖然降低,但風味不變,大家可以輕松干杯,又不失體面。
一位華北經銷商反饋稱:“在華北市場,商務宴席中每10桌約有7桌選擇38度國窖1573。消費者評價其‘多飲兩杯也無壓力,第二天不影響工作’。”
關于酒企該如何做好低度酒市場,知趣營銷總經理、酒類分析師蔡學飛與酒水行業研究者、千里智庫創始人歐陽千里給出了系統性建議。
針對高凈值用戶,蔡學飛建議:“廠家應通過高端品鑒會和圈層營銷,精準傳遞低度酒‘健康微醺’和‘減輕身體負擔’的宴飲價值,重點突出其在商務場合中兼顧禮儀性與舒適度的優勢,結合‘低而不淡’的品質承諾,培育其作為傳統高度酒替代選擇的認知;同時借助低度酒飲酒形式的豐富性,結合文化、體育、音樂等相關文旅資源,積極開展體驗式營銷,提升消費者對低度酒的感知度與好感度。”
對于年輕消費群體,蔡學飛指出,廠家與經銷商需協同打造主題消費場景,如小酒館、音樂節露營、便利店快閃等,提供小容量、高顏值產品,并借助社交平臺激發UGC,以增強年輕群體的互動體驗與品牌認同。
在消費場景打造上,歐陽千里建議廠商通過快閃店、文化節甚至品牌聯名的方式,不斷拉近與年輕受眾的距離,使其成為低度酒的嘗鮮首選,進而轉化為忠實消費者。
此外,他著重強調低度酒經銷商應該轉變成服務商,“經銷商提供的消費場所,應是消費者體驗、打卡的場景,以此促進消費,而非單純的‘買賣’場所。”
低度酒的產品定位是與世界同步,能很好滿足新時代消費需求,有望成為推動酒業向前發展的第二增長曲線。
低度酒能否重現高端白酒的榮光,仍需時間檢驗。但無論未來結果如何,其都展現了酒業勇于探索的精神。狹路相逢勇者勝,當我們敢于“亮劍”的次數多了,通往光明未來的大門或許就打開了。